王潮歌谈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:这里是您自己的“大观园”
7月22日晚,坐落于廊坊市的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举办开城仪式,这是一座承载着《红楼梦》读者的城。这是导演王潮歌的新作,以她别具一格的方式,“不做《红楼梦》,而做《红楼梦》的读者”。作为读者,走进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,就是走进自己的“大观园”,做一场属于自己的“红楼梦”。
关于《红楼梦》的戏剧,大家一般想到的是观看书中人的生活。这次的幻城,能让大家穿越到大观园、荣国府吗?对于这些想法,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总导演王潮歌说:“你在期待什么呢?期待和影视剧、话剧的对比?期待我如何让贾宝玉走入白茫茫大地?我麻烦您能不比吗?一比都输了。而且我就要让您的期待有部分落空。这希望落空后,幻城也将带给大家新的惊喜。”
(资料图)
步入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,人们确实能感到在不同的场景中穿越,但这些场景并非书中的场景,而是似曾相识的地方,大家将在这里做一场属于自己的“梦”。
进入“筒子楼”剧场,大家就仿佛真的置身于上世纪90年代的筒子楼,再一看里面的布景,童年的味道瞬间扑面而来。这里摆放着的是一台破旧的电风扇,如今习惯了空调的大家,脑海中一定能会现出童年时的场景:在外面热得大汗淋漓,跑回家对着电风扇直吹起来。记忆中电风扇的头一直在转,如果想一直舒坦地享受这凉意,还得跟着它转。此时一旁的母亲则会絮絮叨叨地提醒不要直吹,小心感冒。
再往前走,就能看见架子上的脸盆。与现在轻便的塑料脸盆不同,那时的盆子是沉的,被大家称为“洋瓷盆”,盆里面是一朵富贵牡丹花,显得很喜气,盆架上搭上一条毛巾,香皂盒里放上好闻的香皂。再看,餐桌上的泡菜坛子、啤酒瓶子,楼道里的“大宝马(小孩骑的小三轮)”。这一幕幕,瞻顾遗迹,如在昨日,走入这里的人,像做了一场童年大梦一样,有可能“长号而不自禁”吧。
“三十五中”剧场则能让大家找回学生时代的记忆。这里有这一间间教室,一张张课桌,墙上还挂着流动红旗。随便找个不认识的人当同桌,仿佛就回到了学生时代。又是熟悉的上课铃,班长还是照旧领着大家预习课文。黑板上是《劝学》,不知大家还能不能把字音读准,不写错字呢?剧中的小桥段也是非常真实。比如,男同学揪女同学辫子,被老师叫起来而答不上问题,最终落个站着上课的下场。
剧中将时间设定在1987年,正是87版《红楼梦》播出的那年,校园里的一系列事情也围绕着红楼主题而展开,比如老师邀请学生去家里看《红楼梦》电视剧,但更多观众还是更在乎这一份学生时代的情怀。一位小红书用户说:“有些人笑着笑着就哭了。”“毕业典礼”结束后,有人泪落沾衣,有人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,也有人和已经半大的孩子讲述其自己当年的“潇洒英姿”。在这里,成年人仿佛又变回了孩子,挥洒着汗水,追逐着青春。
剧场也有着地域特色,起小在北京长大的游客,尤其是在胡同里住过的,一定会忍不住走进“四合院”剧场。在这里,就好像到了2008年的老北京四合院。一进门,就能看见灰色的地砖,红漆的柱子和齐整中带点歪的瓦片儿。阳光洒进来,小平房一半亮着,一半又隐藏在阴影中,给人一种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朦胧感。
除去老北京的建筑,这里还有老北京的人。演员们带着黑瓜皮帽,大褂一穿,片儿懒(布鞋)一蹬,这就是地道的北京人。有着胡同记忆的游客就好像到了家了,回到小时候在胡同里串的时候了。出了自己的屋,这屋要根葱,那屋拿颗菜,等晚上包完饺子大伙都有份儿。要说是外地的,也不要紧,北京人讲究的就是好客,甭管本地的外地的,一块儿上桌吃顿饭,那就算认识了。
“四合院“剧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,唤起北京人的胡同记忆,也将北京文化展现给了外地游客,这浓浓的京味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展示了“京漂”的憧憬和苦涩。
在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中,大家以自己的身份在各个剧场中大梦一场,穿梭回属于自己的时代。不论生在哪里,年龄几何,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,既是游客,也是戏中人。正如王潮歌说的那样,“这座城是您的,您用左脚进还是右脚进,走得快还是慢,选择哪条路,最后建造一个您的大观园,您的幻城。”(春晖)
标签: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